中国书画在线

传世书画

笔墨烟霞,心寄富春 ——《富春山居图》
发布时间:2025-08-19 15:35浏览次数:


元代黄公望的《富春山居图》,是中国山水画史上的不朽丰碑,更是一幅承载着文人精神追求的 “心灵画卷”。这幅纵 33 厘米、横 636.9 厘米的纸本水墨长卷,耗时七年绘制而成,虽历经劫难分为《剩山图》与《无用师卷》两部分,却依然以苍茫淡远的意境、灵动洒脱的笔墨,将富春江两岸的山水神韵永久留存,成为后世文人画的典范之作。

意境上,它以 “写意” 破 “写实”:开篇淡墨绘江岸晨雾,中段山峦叠嶂、云气缭绕,渔舟村落点缀其间,卷尾远山淡出、江面开阔,黑白灰三色交织出四季交融的 “山水有灵” 之美。

146E17E683FB62263020BBE06C88B7D9.png


《富春山居图》突破了传统山水画 “重写实” 的局限,以 “写意” 手法勾勒出富春江的朦胧之美。画面开篇,平缓的江岸与稀疏的林木在淡墨晕染中渐次展开,雾气缭绕间,远山若隐若现,仿佛清晨江面初醒的静谧景象;中段笔墨逐渐厚重,山峦起伏叠嶂,或用披麻皴细致刻画山石纹理,或用淡墨渲染山间云气,江水蜿蜒其间,渔舟、村落点缀岸边,动静相衬,既有 “山重水复” 的层次感,又有 “天人合一” 的和谐感;卷尾则以远山淡出,江面开阔,墨色渐淡,留下无尽的悠远意境,仿佛观者的目光随江水流向天际,引人遐思。整幅画没有浓烈的色彩,仅以黑白灰三色交织,却营造出 “春山淡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” 的四季交融之感,尽显 “山水有灵” 的东方美学意境。人画的典范之作。

R-C (4).jpg

 技法上,黄公望的 “披麻皴” 堪称一绝 —— 淡墨线条勾勒山石,流畅温润;再以 “墨分五色” 晕染,近景树木浓墨显生机,远景简笔融山水,虚实间尽显 “笔简意丰”。精神层面,此画是黄公望晚年心境的写照。黄公望年过七旬才开始创作此画,彼时他历经人生起伏,早已看淡功名,隐居富春江畔。画中没有繁复的人物、华丽的楼阁,只有纯粹的山水与质朴的渔樵生活,恰是他 “不事权贵、寄情山水” 的人生选择的映射。他在题跋中写道:“兴之所至,不觉点染殆尽”,可见这幅画并非刻意为之,而是 “以心入画” 的自然流露 —— 山石的沉稳对应他的淡泊,江水的灵动暗含他的洒脱,云气的缥缈寄托他的超脱。这种 “以画明志” 的创作理念,让《富春山居图》超越了单纯的山水描摹,成为元代文人 “逸笔草草,不求形似,聊以自娱” 的精神象征,也影响了后世如沈周、文徵明等文人画家的创作方向。(编辑:李笑笑)
 凝视画卷,既能赏富春山水之韵,更能感黄公望对自由的向往,这便是它穿越六百年仍动人的缘由。

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13572320088
  • · 专业的设计咨询
  • · 精准的解决方案
  • · 灵活的价格调整
  • · 1对1贴心服务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