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蘧常19岁时拜入沈增植门下。沈增植书法重在翻古求新,托古改制,王蘧常深受其“学章草,必须从汉隶出,赵子昂所书,虽着意发泼,乃是唐宋人笔法,非其至也”的碑学观念影响,但沈增植之于碑学,侧重点在中古——魏晋南北朝,而王蘧常的碑学侧重点在上古三代秦汉。王蘧常较为注重笔法,结撰的古意、浑穆,从这个意义上,王蘧常并没有完全走一条与沈增植相同的碑学之路。
王蘧常提出了“五项原则”,即省笔、借笔、减笔、复笔、添笔。他认为“复笔”的目的在于“以求结构之美也”,而“添笔”则是“以求结构之绵密”。王蘧常还提出“四变”:一变在离与连,二变在字中,三变在上下,四变在左右,书法结构富于变化。
王蘧常的章草以简练化的用笔追求丰富的字势结构的变化,在搜罗古文奇字的造型美方面,独出心裁,建立了迥异流俗的自家章草风格。其章草在字形与笔法间,透露出一种夭娇不群的“奇古”意气,坛常以“蘧草”称呼其章草书法。
王蘧常的章草逾越唐宋元明,由北碑上溯卫门书派以至秦汉上古三代,廓清了中古以后对章草的误读,为现代章草返回本源,寻求章草古意和笔法真脉奠定了基础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王蘧常无疑是现代章草史上的开拓者和一代宗师。
章草对联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
章草对联 凤翔龙跃 岳色河声
章草对联 继往圣绝学 开万世太平
草书 论书 轴 1982年作
草书 杜甫壮游诗 轴 1986年作
王蘧常致陆维钊 微照帖
王蘧常致冯其庸 中夜帖 1989年书